迎新代表什么生肖

春节来这里看展→,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迎新代表什么生肖1

◆我们搜罗了春节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的部分展览,供大家参考。展览实际情况以及新年期间开馆时间,请详询各大博物馆官博、官微

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官网 北京自然博物馆

上海:上海博物馆龙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广州: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

深圳:深圳博物馆南山博物馆

成都: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01美在耕耘 ——中国美术馆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

图源:中国美术馆官网

展览以牛的形象为引领,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囊括古今中外大家脍炙人口的名作,及少部分邀约作品共60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类型,分为“瑞牛呈祥”“石榴同心”“大地诗韵”“大国工匠”“医者仁德”“时代壮歌”“艺心同音”七个篇章,还有“书为心画”“人民的形象”两个专题性策划的篇章。向广大观众献上新春的祝福,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周年献礼。

时间:2021年1月9日至2021年3月27日

地址:1、2、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1号展厅、四楼开渠厅、六楼藏宝阁、户外雕塑园

02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微信号

本展览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遴选与牛有关的文物和艺术品160余件(套),其中既有融汇牛角形象的商周青铜礼器、颇具特色的古滇国青铜器,也有不同历史时期与牛有关的雕塑、绘画作品。

依据老子出关、牛郎织女、吴牛喘月等历史典故绘制的图像让传奇故事更加形象生动;描绘渔樵耕读的书画、瓷器承载着农耕社会最朴实的夙愿和期待;盘车图、豳风时序歌图、嫁娶图等将牛与世俗社会紧密相连;牧笛图、秋郊归牧图等绘画作品则在虚实之间抒发着古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情怀。

开展时间:2021年2月9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8展厅

03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本次展览是沈阳故宫精品文物首次在北京系统展出,展览分为皇权与秩序、生活与习俗、陈设与清供、艺术与信仰、文治与武备五个单元,共计展出沈阳故宫博物院典藏的 200 余件(套)清代宫廷艺术珍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亦精选 30 余件(套)馆藏清宫器物参与展览。展品中既有威严庄重、典雅静穆的礼仪用器,帝后玉宝、玉册,富丽华美、工巧艺绝的陈设佳器,纹饰精美、寓意吉祥的生活用器,又有富有文人意趣的君臣书画,法相庄严、装饰华美的金铜佛造像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值此辛丑新春之际,展览不仅推出大量寓意美好的器物用品,还特别增加了门神、春联、宫灯等清代宫廷过大年的元素,着力营造节日氛围。

时间: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3月21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

04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号

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展出文物近130件(套),类型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系统性、学术性、知识性都很强,不仅生动描绘中国古代服饰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而且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开展时间:2021年2月6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8展厅

05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第一回)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分为中西一冶、关怀现实、兼收并蓄、民族意韵、多元共存五个单元。展览荟萃120余位现当代艺术家创作的280余件素描作品,系统回溯中国素描艺术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0年11月19日至2021年3月底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南7展厅

06龙马精神海鹤姿——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图源:首都博物馆官网

京剧自“徽班进京”伊始,历经两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凝聚了中国悠久的戏剧艺术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马连良先生是中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马派”艺术创始人,列入京剧“前后四大须生”,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经典隽永的戏曲人物形象。2021年是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让我们走进马连良的艺术生涯,领略京剧之美。

时间: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5月23日

地址: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M展厅

07丰富多样的地球生命形态 ——“生命之美”

图源:北京自然博物馆官网

本次展览是北京自然博物馆自主开发的展览,以突破惯有的陈列方式,打造独一无二的自然博物馆特色,展现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就,引领观众开拓赏析生命之美的崭新视角。展品种类丰富,以昆虫、飞禽走兽、海贝、植物等标本为主,共展出标本399件。

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

地点:北京自然博物馆

08飞羽之美——鸟类科学艺术展

图源:北京自然博物馆官网

“飞羽之美——鸟类科学艺术展”以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精美院藏鸟类标本配以鸟类主题的绘画和摄影三种形式,解读鸟类的自然生态,展示鸟类的艺术之美。

时间: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6月27日

地址:北京自然博物馆

09 卓荦迎新:中韩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

图源:上海博物馆官网

2021年时逢中国农历辛丑牛年,上海博物馆首次聚焦东亚汉文化圈下的生肖习俗,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共同联手,为中韩两地观众奉上跨越国界的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

牛在中韩两国的历史上都具有图腾、祭品、食物、农耕和交通工具等多重功能,其形象也被赋予勤勉、本分、力量、隐逸等丰富内涵。大堂呈现的四件展品,分别是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镶嵌高丽青瓷、嵌银丝铁器,以及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青铜牺觥和康熙五彩碗,从不同层面体现传统社会中的两大重要牛事主题:祭祀与农耕。此外,绘画馆、印章馆和玉器馆亦特别展出相应材质的牛年生肖文物,各具妙趣,观众可前往参观探索。

时间:2021年2月2日至2021年3月7日

地址: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厅及各展厅

10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

图源:龙美术馆(西岸馆)官网

本次展览有60余件明清以来的人物画及相关展品,分为“敬祖——宗法礼制”、“悦己——闲居雅集”和“享神——风俗信仰”三个部分,向大众再现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图式,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人物画被赋予的社会意义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展期:2020年12月12日 - 2021年3月7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五展厅

11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图源:中华艺术宫官网

本展通过遴选中华艺术宫馆藏新中国以来几代艺术家的500余件作品与借展中国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等部分重要展品,组成了“翻身劳动”、“建设生产”、“努力奋斗”、“美好家园”、“青春放飞”、“发展富强”六个单元主题,结合时代发展与作品形态,经纬交汇,全面呈现新中国以来艺术家的美术创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创新、不断发展的艺术创作成果中的人民奋斗与幸福主题。

展期:2021年1月30日 - 2021年4月11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0米层20/21/22/23号展厅、中厅

12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官网

本次展览共展出青海、陕西、四川、甘肃、宁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共七个省区的172件/套精美文物,展品来源广泛、类型丰富,涵盖金银器、丝毛织品、陶瓷器、木简、文书、画像砖、石器、铜器等多个类别,展现了藏南谷地土著文化、北方游牧文化、中原汉文化、西亚文化、中亚文化等多元文明在唐蕃古道上的交流融合。展览通过动画、漫画、触屏展示、墙体投影、复原场景等展厅互动项目,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带领观众重走唐蕃古道,感受大唐气象、体验吐蕃古韵。

展期:2020年11月6日 - 2021年2月28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13滇王与南越王

图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官网

本次展览是继“大汉楚王与南越王”“中山王与南越王”“齐鲁汉风”“寻找夜郎”之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主办的第五个汉代诸侯王展。该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和昆明市晋宁区博物馆等六家文博机构共同主办,共展出滇粤两地289件(套)珍贵文物,为观众重构2000多年前的滇、南越两个地方王国的历史图景,展现滇文化和南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期:2021年1月25日- 4月18日

地点: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14神秘海洋

图源:广东科学中心官网

该展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顶尖科学家与设计师创意设计,将从11月20日开始,持续展出到2021年6月。配合主题展,广东科学中心科技影院还推出了科普影片《太平洋秘境》。8大主题展区,超多互动体验展项,配套新奇的展教活动和科技电影,将带领观众踏上一段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

展期:2020年6月- 2021年6月

地点:广东科学中心

15丹青华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廷绘画

图源:深圳博物馆官网

本次展览选取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贵馆藏书画作品27件,囊括了皇室成员、宫廷画家和擅画文臣的作品,分为宗英华翰、院体方圆和馆阁风流三个单元进行展示,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当时宫廷绘画的艺术面貌。一方面,清代宫廷绘画题材广泛,尤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实绘画为特色,本次展出的徐扬《乾隆南巡图卷》、汪承霈《十全敷藻图册》为其杰出代表;另一方面,清代宫廷绘画在艺术手法上又表现出中西合璧的鲜明特征,西洋画家郎世宁《松鹤回春图轴》是其集中体现。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康、雍、乾三代帝王及皇室成员的书画作品,以及王原祁、蒋廷锡、董邦达、钱维城等文人画家和擅画文臣的作品,表现出清代宫廷绘画继承和延续中国文人诗书画传统的高度自觉。

展期:2020年12月29日- 2021年3月7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6号)第4、5专题展厅

16 南有嘉鱼:荆州出土楚汉文物展

图源:南山博物馆官网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荆州是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纪南城所在地,考古发掘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和遗物。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本次展览展出124件套楚地文物,有青铜礼乐器、车马兵器、生活器且、服饰用品和简帛文书等,涵盖礼、武、居、食、住、行、文等方方面面,再现楚人生活图景,领略楚人“华路蓝缕“一鸣惊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及想象奇诵、神秘瑰丽的浪漫主义思想。

展期:2020年12月11日- 2021年3月14日

地点:深圳南山博物馆二层三号厅

17 妙想天开:米芾的书房——襄阳市博物馆

图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官网

本次展览选取的是襄阳市博物馆馆藏35幅米芾书法碑刻拓片精品。从他见众生、他见天地和他见自己等不同角度,展示米芾的书法生涯及在书法作品以外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展期:2020年12月25日- 2021年2月19日

地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绿雨轩展厅

18七宝玲珑——来自喜马拉雅的艺术珍品

图源: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官网

2021年2月1日,由金沙遗址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的特展“七宝玲珑——来自喜马拉雅的艺术珍品”,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展览精选233件(套)艺术珍品,讲述以17-20世纪为主的喜马拉雅地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当地人们独特的精神世界。

展期:2021年2月1日- 2021年4月25日

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负一楼临时展厅

来源: 瞭望

迎新代表什么生肖2

全国春节假期旅游数据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5.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5.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11.00亿元,同比增长8.2%,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8.6%。

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电信联合实验室的监测数据表明:牛年春节假日国内旅游收入从年初二(2月13日)开始就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旅游出游人数从年初三(2月14日)开始实现了同比正增长。直到假期结束,两大核心指标的同比、环比均呈现加速正增长态势。广东、河南、山东、江苏、上海、重庆、北京、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居民出游和游客接待量已经超过或接近2019年春节同期水平。假日期间,游客平均出游时长1.64天,过夜率29.7%,农村居民出游率19.7%;平均出游半径133.9公里,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7.6公里,同比增长49.9%,超过九成的游客参加了文化休闲活动;游客满意度83.6的“满意水平”。

春节假期旅游收入过百亿元的省份

春节假期旅游热门城市

TOP1

成 都

2月7日晚,在成都市成华区望平滨河路,身着汉服的游客在合影留念。

2月8日,舞狮队伍在成都市老西门面街开街仪式上表演。

成都以127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和1447.6万的游客量高居前列。

纳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01.9万人次。成都市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共吸引线下参与游客111.2万人次,各类丰富精彩线上活动吸引约1236.6万人次游客的广泛参与。

TOP2

上 海

游客在上海豫园景区观赏民俗灯会 陈飞 摄

上海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492.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5亿元。

TOP3

南 京

2月24日,江苏省南京市,市民被手扎花灯吸引。元宵节将至,莲花灯、菠萝灯、生肖灯等南京传统手扎花灯走俏。

南京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4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1亿元,

其中,南京市全市51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4.9万人次,恢复至疫前2019年同期的76.9%;营业收入相比疫前2019年同期增长11.92%。

随着元宵佳节到来,牛年春节告一段落。如何让春节期间的文旅“牛”景在年后持续“牛”下去?有哪些特别的经验可循?本报邀请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对成都、上海、南京春节期间旅游经济的驱动力作观察分析——

就地过年激发本地消费新需求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助理研究员戴慧慧

今年春节假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年前局部地区疫情零星散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就地过年”惠民政策有效激发了本地消费新需求。都市休闲游、近郊微度假、近程自驾观光游成为假日居民出游热门选项。

就地过年年味不减,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全面扩张。春节期间,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晚会、演出、庙会、戏曲、灯谜、年俗、灯光秀、花灯会、非遗展等春节主题文化活动,年味十足,游客出游热情高涨。成都“雪山下狂欢,公园里过年”等文旅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春熙路、太古里等都市商圈以及“夜游锦江”等消费场景不断拉动消费升级。2021年春节假期,四川省各地共接待游客4365.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5.5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同期的52.9%和49.2%。游客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城郊微度假、都市休闲游引领假日市场新风尚。春节期间,游客以城市休闲、网红打卡、城郊微度假为主,电影院、文博场馆、购物、餐饮等文化休闲场所热闹非凡,人们消费意愿高涨,城郊游憩带广受游客青睐。成都宽窄巷子为市民提供成都传统美食和以大运会、宽窄巷子的店招及青羊区的景点、街巷、历史名人为谜底的灯谜,让游客悠闲过节、品味美食、感受成都文化氛围。同时成都欢乐谷、都江堰等主题乐园和景区吸引众多游客自驾前往,城郊微度假、都市休闲游成假日市场消费亮点。

就地过年重塑供需格局,推动本地休闲玩法“出圈”。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本地居民休闲热情稳步提升,周末游、乡村游、都市游、自驾游、周边游等专项市场受到游客追捧。网红打卡地、城市夜游街区、文博场馆、休闲游憩步道成为主客共享生活新空间,城郊微度假开启民众日常健康养生打卡。民众日常休闲需求更加显著,推动文化和旅游系统、旅游企业集中推出一批精选的本地游乐项目,方便民众打卡本地深度游。

科技驱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场景和内容的创新,满足游客对品质化、个性化的追求。随着小康旅游时代的来临,民众对旅途中个性化、品质化和文化获得感的追求更加明显,小而美、小而精的消费场景深受游客青睐,不同客群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分层加剧。围绕本地休闲,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助力消费场景和内容的迭代更新,不断优化主客共享美好生活空间布局,保障游客品质出游体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新消费关系成为新动能

北京绿维文旅控股集团董事长林 峰

防疫常态化下,“无接触式度假”“近郊游”“旅游直播元年”成为新的旅游关键词,新技术(数字技术)、新商业模式(线下线上融合)、新消费关系(社交网络和新媒介)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动能,新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春节期间上海旅游复苏主要得益于以下五大驱动力:

第一,大量的就地过年“原年人”——消费人群驱动。受疫情影响,1亿人响应就地过年政策未曾返乡。“原年人”成为刺激地方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上海本地游客占比81.55%。

第二,有效的刺激消费政策——消费政策驱动。为了刺激旅游消费,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策划打造了“乐嗨上海过大年”的假日文旅品牌,今年春节集中推出了“四个一百”文旅产品和服务。消费政策驱动下,上海形成了文化、旅游、商贸相互融合的消费势头。

第三,高质量春节旅游产品——消费产品驱动。“张灯结彩过大年·2021年豫园新春游园会”、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卓荦迎新”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金牛贺新春,云上过大年 2021年云上迎春系列活动”“古镇古街过大年”等一系列高质量春节旅游活动极大地带动了上海市春节旅游消费。

第四,城乡融合“一小时交通圈”微度假——大城市经济整合驱动。高德地图数据显示,春节出行人数同比上涨162%,八成为本地出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无接触度假”“近郊游”“预约游览”成为今年的关键词, “一小时交通圈”成为了大城市经济主要辐射区域,近郊短时高频、私家小团体、自驾游等微度假形式成为游客首选。

第五,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线上消费驱动。云旅游、跨界卖货、网红带货成为文化旅游企业抢滩的“新蓝海”, 线上实名预约游览成为游客的新习惯,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的转变。上海市各博物馆推出“云展览”、美术馆举行线上活动、群艺馆开展“云上年俗风情展”等在线活动拉动了线上消费。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网络直播成为信息传播、产品交易和消费的新场景,直接影响文化和旅游企业和品牌的传播路径和销售渠道。

疫情加速唤醒了民众的养生意识,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刺激消费的重点仍然是了解游客需求,未来文化和旅游消费新机遇仍然在高质量的产品,微度假、低密度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定制旅游以及康养类旅游等新业态仍将是消费的重点。

各地应该依托高质量文化旅游消费场景的培育,积极培育或引进免税购物、餐饮、酒店、文化演艺、文化研学、文化场馆、奢侈品、医疗养颜、美容养生、邮轮等知名品牌机构,做大做强国内消费市场。挖掘利用世界遗产、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体育赛事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和重大事件的吸引,满足高质量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

基于5G技术的智慧文化和旅游系统建设,在产品打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体验、新营销、市场管理、产业延伸等方面加速文化和旅游新方式的出现,为新旅游消费时代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大“牛”动力促文旅消费

巅峰智业上海院副院长刘 佳

2021牛年春节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第一个春节,南京落实“就地过年”新政策,严拧疫情“安全阀”,推出就地过年大礼包,超60处文旅场所免费开放,丰富文化年货,联动线上线下,创新提质服务,带动本地游“出圈”,刺激文旅消费,春节旅游基本恢复去年同期。

政策送温暖。春节假期推出留宁过年优惠活动,留宁过年外地人士免门票的A级景区22个、市级博物馆5个。此外,还有面向所有人免费开放的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34家。“莫愁旅游”平台为留宁群众精心准备了百余款文旅产品,并发放“新春补贴”优惠券,打造线上主题活动。“莫愁旅游”平台收入582万元,较2019年同期翻了两番。

文化年货丰。牛年年文化大餐“不打烊”。春节期间推出年味民俗活动,如非遗过大年、“牛年话牛”图片展、“熙南花市”等,其中熙南里街区通过举办花市和灯市,街区7天累计迎客超21万人次,带动了街区消费。线上线下齐发力“云过年”。春节期间有近1000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活动,如六合区农民画云展、秦淮云赏灯、南京非遗云课堂等,带动文旅流量消费。创新文旅产品促“回血回暖”。红山动物园“360极限飞球”球幕影院项目日均接待游客1200人,日均放映场次超过20场。聚宝山公园打造全球最大的高空探险绳索公园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

防控安心游。出台疫情防控政策,各景区严格实行预约、限量、错峰入园游览,游客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提供外地留宁人员免票通道,为老年人保留售票窗口,人性化做好管控措施。

就地过年带来别样春节,也给我们探索“年”文化产品如何更有年味,文旅消费政策包如何更加精准触达,高质量文旅的供需双向改革如何更加高效带来了启示。在双循环背景下,高附加值、高品质要求、高密集人流、多元消费需求的一线、二线城市,聚焦本地游、本地消费,要加快推出高品质服务、高频消费场景、本土文化IP,让旅游休闲赋能美好生活。

2021年2月27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特别推出

《新需求、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新消费关系是关键》

↓ ↓ ↓ ↓ ↓ ↓ ↓ ↓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迎新代表什么生肖3

2月12日,福建福州,小朋友拿着一个牛型的气球在三坊七巷游玩。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2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明城墙上张贴的“福”字造型各异,年味十足。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月12日,“米奇”和“米妮”首次身着由中国著名高级时装设计师郭培特别定制的新春盛装,亮相上海迪士尼乐园。红色和金色相间的新春服饰充满了中国传统元素,寓意着牛年吉祥如意。当日是正月初一,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以中国传统瑞狮点睛仪式开启吉祥牛年。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2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门“大红牛”吸引民众驻足。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社区大妈组成的秧歌队在玄武门表演民俗节目。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一,市民在成都宽窄巷子特色街区选购小吃。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一,市民在成都宽窄巷子特色街区猜灯谜。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福州闽都民俗园门口的“牛花灯”吸引小朋友驻足观看。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2月12日,正值中国农历正月初一,顾客在海口市内免税店选购化妆品。春节长假期间,海南各免税店针对离岛旅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吸引游客入店消费。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2月12日,山东济南,参加活动的台胞与市民展示“全家福”牌。当日,“两岸一家亲‘泉’家祈福迎春”活动在山东济南府学文庙举行。留在济南过年的台胞代表与当地市民一起身着传统汉服礼拜孔子、击鼓祈福,在传统文化韵味中感受年味。

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2月12日,大年初一,上海博物馆迎来了牛年的首批观众。正在举办的“卓荦迎新”牛年生肖文物交流特展,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打卡“沾喜气”。图为明星展品“凤纹牺觥”吸引观众。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2月12日,大年初一,上海博物馆迎来了牛年的首批观众。正在举办的“卓荦迎新”牛年生肖文物交流特展,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打卡“沾喜气”。图为观众拍摄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耕织图碗。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 上一篇

代表坚持的生肖

下一篇 >>

琇代表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