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被催婚 属猴人会怎么应对

  属猴:扯谎说自己有对象了  属猴人回家要是被催婚的话,他们会故意扯谎说自己已经有对象了,希望这样就能打住亲戚家人的各种盘问。因为属猴人觉得身边的人要是一问起结婚的事情就会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他们耳朵都要长茧了,实在是应对不了,所以干脆撒个小谎好了,就说自己其实已经有对象了,这样身边的人也就不会一直在围着他们打转了让人没法安生了。

  

『此★文为达一算命网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拓展阅读

每逢春节被催婚:“妈妈,别催了,我会找个喜欢的人结婚的!”

导语:当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安静地等待那个灵魂契合的人如约而至,完成与你的人生承诺。

文|禾田飞歌

图|网络(如侵必删)

1、

前几天有新闻爆出,35岁的董小姐因为怕春节回家被家人催婚,主动向领导要求春节加班。

无独有偶,我的小同事崔路也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回家。

“催婚的阵势有那么吓人吗?”

“你是不知道,刚回家,母慈子孝;呆两天,鸡飞狗跳。”

崔路家是个大家庭,四世同堂。一到春节,大伯三伯全家都要来给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拜年,一起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现场就是一个大型的催婚现场:先是太爷爷太奶奶,然后是爷爷奶奶,再然后是各伯伯婶婶们,吃完饭就是自家爸爸妈妈,个个都睁着期望的眼睛看着自己,各种花式催婚。

而年夜饭还只是一个宏大的催婚序曲,接下来的走亲访友,崔路想想就头大,那就是一个个催婚系列剧,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轮番主演呀!

自己就像是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七大姑八大姨在轮番打量后,就能立刻、马上在脑海中扫描出合适的相亲对象,于是整个假期就被父母以走亲戚的名义,押着奔赴一个又一个相亲现场,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崔路说:“我大伯家的儿子我大堂兄,去年国庆结婚了。现在只剩我和堂妹还单着,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今年催婚的主角就是我们俩。我真是有些顶不住。唉,躲过了中秋躲过了国庆,却躲不过春节。”

好好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却被很多未婚青年视回家为畏途,可见催婚给年轻人的压力有多大。

2、

催婚,全社会都焦虑的话题。

父母要催婚,子女怕催婚。双方在催婚这个问题上渐行渐远,很多孩子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去面对催婚局面。

父母为此急火攻心、忧虑不已。

父母为什么要催婚?

不成家,人生就不完整,充满缺憾

传统观念中,成家立业,成家摆在了事业之前。孩子成人了是一定要成家的,不管他/她是否作好了承担家庭重任的准备。

只有孩子成了家,生儿育女,三代、四世同堂,父母才觉得人生圆满,否则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没有完成自己的职责。对上不孝、对下不慈。

不被社会认同的焦虑

学者孙隆基在其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写到:

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社会单元,就比如没成过家的单身汉与大龄不婚女、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缺乏话语权,物质利益上也会被忽视,必须结婚生子构成了一个完整家庭,然后这个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社会单元。

大龄剩男剩女是群体眼中的异类,而他们的父母也会被排斥在婚恋主流认知之外,缺乏认同感。对于在集体中浸润已久的父母来说,这是奇耻大辱呀!

以爱的名义,摧毁界限感

不可否认,很多父母催婚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自己一天天老去,不能一直陪伴和照顾孩子,因此希望有人来陪伴和照顾,不想他们孤单无依,孤独终老。

可关心着关心着,就会不由自主地越界,变成对孩子的控制。

他们认识不到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的自我空间。

他们始终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是附属,孩子不好,就等于是自己不好。

他们会经常说:“你都多大了,还不结婚,外面有多少闲言碎语呀,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可是,催婚,只是父母认为他们该负的责任,但他们毕竟不能负担子女的一生。

子女的后半辈子还是得他/她自己去走。幸福与否,快乐与否,都是他们自己在体会。

父母催婚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呢?

3、

在北京工作的上海人李先生,今年36岁,已经离异,他的第一段婚姻就是父母逼婚的产物。

还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母亲就给他规划好了一切:

大学就考上海复旦同济,毕业后找个工作。爸妈出购房首付款,自己月供。

25岁左右找妈妈朋友的孩子作妻子。27岁前要生第一个孩子。这样的生活不要太安稳舒服噢。

对儿媳妇的要求则是老实巴交、模样说得过去。身体健康,能生孩子,爱不爱的无所谓,只要愿意过安稳日子就行。

从他大学毕业一直催到28岁,只要一通话,不是东边阿姨家儿子结婚了,就是西边叔叔家抱孙子了,要不然就是我和你爸爸好孤单,抓紧结婚吧。

李先生听着父母的车轱辘话,心里既烦又充满内疚。自己远在北京确实照顾不到二老。行,那就结婚吧!

就这样仓促地进入婚姻,又仓促地逃出婚姻。没有一点感情的婚姻太冷,过不下去。

父母催婚,用亲情进行绑架,让孩子感到愧疚,觉得自己不孝,于是就拿自己的幸福与父母作了交换,在父母安心的同时,自己去承受着不幸福的痛苦。

催促下成婚,孩子的人生不属于孩子,只是父母规划的一部分。

父母催婚会让孩子价值感低,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父母们在催婚时最好用的一招就是比较法。

比较来比较去,却把孩子的自信都比没了,这个时候,父母再乘胜追击,则无往而不胜。

只是有的确实被追进了婚姻,而有的则追去了一个父母意想不到的地方。

去年,杭州31岁的小陈就被父母催婚催得烧炭自杀。

小陈在3年前因为个人原因从公司辞职。因为好面子,一直没有向父母说实话,每天还装着去上班。

父母看着小陈工作稳定,年龄增大,开始催婚。

小陈是个孝子,一方面因为生活和心理压力大,一方面觉得愧对父母,一时承受不起,走上了绝路。

幸好发现及时,得以生还。

事后,小陈妈妈后悔难过地表态:只要小陈好好的,以后再也不提这茬了。

父母不再催婚,代价却很大。

4、

父母要稳定,孩子要爱情。看起来好无解。

要缓解这种对立局面,真的需要双方都努力。

对于父母:

一定要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对婚姻的看法。

可以温言提醒,不得粗暴干涉。

要有界限感,各自管好自己的生活。

对于子女:

一定要敞开心扉与父母交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了解自己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面对父母的催婚或者逼婚,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因为能陪你走到终点的只有你自己。

让父母看见自己的能力。当你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很好的时候,当父母意识到即使你不结婚,也不会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们催婚的意愿自然会降低很多。

记得陈乔恩面对朋友、家人催婚时淡然的态度,她说:

“我为什么要被捧在手心?我自己有手,我自己捧红了我自己。”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提到一个关于婚姻的概念:顶石婚。

“拱顶石是一座建筑的落成典礼,婚姻就像拱顶一样,它将是人生的落成典礼。”

不论自己捧红自己,还是顶石婚,都在说明:人生,只能自己靠自己。

当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安静地等待那个灵魂契合的人如约而至,完成与你的人生承诺。

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一个人依然可以过出一个人的精彩。

所以,妈妈,别催了,我会找一个喜欢的人结婚的。

也许就在明天,也许就在下一秒。

END

今日互动话题:

你遭遇过父母亲戚的花式催婚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